太常礼院怎么写好看:
太常礼院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唐置,隶太常寺。贞元七年(791)置礼院直二人,九年置礼院修撰、检讨各一人,掌教礼仪,事许专达。五代沿置,掌郊庙制度,检讨礼仪故事。宋初设判院,掌礼仪制度。天圣元年(1023)增置同知太常礼院官,名义上隶属太常寺,实际事皆专达。康定元年(1040)始由判太常寺官兼领。元丰改制废。
词语分解:
- 太常的解释 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 礼院的解释 官署名。 唐 代太常寺之别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太常寺:“天中记:‘太常, 唐 曰司礼寺,又曰礼院。’案宋史·职官志 宋 初别置太常礼院,虽隶本寺,其实专达,有判院同知院四人,寺与礼院事不相兼。 康定 元年置判寺同判,寺始并兼礼院事。 元丰 正名,始专其职。”
历史知识推荐:德华银行
外国金融机构。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资本总额五百万两白银。上海设总行,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分行二十个。三十二年总资本增至七百五十万两。该行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