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丘怎么写好看:
陶丘书法图片
陶丘历史词典解释
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尚书·禹贡》: 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
古邑名。又作釜丘。春秋宋地,战国属齐,后又属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尚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
词语分解:
- 陶丘的解释 1.两重的山丘。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 邢昺 疏:“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 郝懿行 义疏:“陶从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2.古地名。在今 山东 定陶 西北。书·禹贡:“导 沇水 ,东流为 济 ,入于 河 ,溢为 滎 ,东出于 陶丘 北。”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今 济阴 定陶城 中有 陶丘 。”后汉书·明帝纪:“ 陶丘 之北,渐就壤坟,故荐嘉玉絜牲,以礼
- 陶的字典解释 陶 táo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
- 丘的字典解释 丘 qiū 小土山:土丘
历史地名推荐:三郎镇
在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郎,人口800。据崇庆县志载,明万历九年1581年“在栅口建毛朗殿”,“祀李冰之子大郎、二郎、三郎”,遂名毛郎镇。1950年为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