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殿崇班怎么写好看:
内殿崇班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宋淳化二年(991)置,为武臣阶官,七品。元丰改制,定为正八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修武郎。
词语分解:
- 内殿的解释 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国事之处。因在皇宫内进,故称。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 南宫 内殿罘罳自坏。” 唐 韦渠牟 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或有题跋。”
- 崇班的解释 1.犹高位。 唐 卢怀慎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诗:“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近侍崇班,貂璫领袖。” 清 戴名世 史某制义序:“今某又巍然掇高科,行且兄弟并列崇班。”2.官名。即内殿崇班, 宋 代武臣阶官。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东头供奉官转内殿崇班,内殿崇班转内殿承制。”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
历史知识推荐:地方清丈编审法
清代丈量地方田地、审定科则标准之法令。顺治十二年1655颁部铸步弓尺于天下,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令有司乘农隙亲率里甲长履亩丈量,以定疆界、杜隐占、息争讼、均赋役。凡丈量册原载丘段四至不清者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