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璩三人怎么写好看:
应璩三人历史词典解释
《文选》卷二十一,三国魏.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唐.李善注:“璩初为侍郎,又为常侍,又为侍中,故云‘三入’。陆机《洛阳记》曰:‘吾常怪谒帝承明庐,问张公,张公云:魏明帝在建始殿朝会,皆由承明门,然直庐在承明门侧。”
三国魏.应璩曾先后三次入朝任侍郎、常侍、侍中,其诗故有“三入承明庐”之咏。承明庐在承明殿旁,是侍臣值宿居住的地方。后用为咏入为朝廷近臣之典。
唐.李瀚《蒙求》诗:“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词语分解:
- 应的解释 应 (應) yīng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
- 人的解释 人 rén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历史典故推荐:武陵客
同“桃源人”。元 揭傒斯寻舍弟将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