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抚将军怎么写好看:
中抚将军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南朝梁置,省称为“中抚”,亦称中抚军将军。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二十三班,与中军、中卫、中权将军合称四中。专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地位显要。陈沿置,改为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
武官名。亦称中抚军将军。梁始置,秩第二十三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大”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梁书·元帝纪》记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九月,中抚军将军世子方诸为郢州刺史。陈制同梁,秩第二品。
词语分解:
- 中的解释 中 zhōng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 将军的解释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历史官职推荐:君侯
①春秋战国时诸侯之尊称。后世用以称丞相。②汉朝以后高官贵人泛称。 对列侯的尊称。战国策·秦策五:“少庶子甘罗曰:君侯(吕不韦)何不快甚也?”汉书·刘屈氂传“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刘屈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