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美,不隐恶历史词典解释
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 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宋.张咏《益州重修公署记》:“稽事理,合化元,不虚美,不隐恶,文成笔端,动即不朽。”
词语分解:
- 隐恶的解释 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历史典故推荐:负诟忍尤
忍受指责和怨恨。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并列 忍受指责和怨恨。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1:“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