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蚀怎么写好看:
斗蚀历史词典解释
斗(鬥)
由折射形成的日变之一种。《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斗蚀。”高诱注:“斗蚀,两日共斗而相食。”二日(或多日)并出,离而复合,合而复离谓之斗;既斗而又相掩为斗蚀。
词语分解:
- 斗蚀的解释 亦作“鬭蚀”。亦作“鬭食”。1.一种天文现象。谓星体相互遮掩。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鬭蚀,有倍僪,有晕珥。” 高诱 注:“鬭蚀,两日共鬭而相食。”汉书·天文志:“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歷鬭食。”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星相击为鬭也。”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日星光明不鬭食,山泽棣达而不童涸。”2.互相搏斗以期吃掉对方。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蜆鷸鬭食,日月朏精。” 胡之
- 斗的字典解释 斗 dǒu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蚀的字典解释 蚀 (蝕) shí 损伤,亏缺:侵蚀
历史知识推荐:许乃普
?—1866 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季鸿,号滇生。嘉庆进士。道光三年1823入值南书房,累迁侍讲学士、刑部侍郎等职。二十一年擢兵部尚书。咸丰二年1852授内阁学士。后历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以清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