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失人怎么写好看:
宰相失人历史词典解释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卷一):“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原是武则天读骆宾王所作讨武檄文时的感叹,后以“宰相失人”比喻当政者用人不当。
词语分解:
- 宰相的解释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实宰相之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失人的解释 谓错过人才;错用人才。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下6*贱,吐哺握髮,惧於失人。” 宋 苏舜钦 火疏:“臣以谓近位之失人,政令之多缺,赏罚弗公之所致也。” 明 刘基 杂解:“有天下未尝无人也,有人未尝无用也,用得其当谓之得人,用失其当谓之失人。”
历史典故推荐:鸿泥雪
同“鸿爪雪泥”。清 顾贞观大江东去词:“百战孙 曹,一篇崔 李,数点鸿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