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怎么写好看:
菩提树书法图片
菩提树历史词典解释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陁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双。”
菩提是梵语正觉的音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觉悟而成佛。后用为咏佛事之典。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坛》诗:“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词语分解:
- 菩提树的解释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 菩提的解释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 树的字典解释 树 (樹) shù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
历史典故推荐:挢枉过正
矫枉过正。谓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 见“矫枉过正”。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