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便怎么写好看:
兑便历史词典解释
①谓汇兑。又作便换、入便。宋初承唐飞钱之制,许商人纳钱京师,于诸州便换。开宝三年(970)设便钱务,后改由榷货务掌其事。景德三年(1006),禁商人持现钱出京城,只许赴榷货务便纳,不得私下便换。南宋诸路州军上供钱仍许客商兑便。兑便的文券称兑便朱钞。②谓以钱换易会子。南宋有富人经营钱与会子互换的兑便铺。
词语分解:
- 兑便的解释 唐 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布帛杂事·兑便:“ 唐 食货志曰: 宪宗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富家,以轻装趍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京师尹 裴武 禁之。 卢 坦 请许商人於三司飞钱,每十增给百,令大府给公据,次以字号兑便。”参见“ 飞钱 ”。
- 兑的字典解释 兑 duì 交换:兑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 便的字典解释 便 biàn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
历史知识推荐:黄琮
古代祭祀所用之玉,专为祭祀皇地祇而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