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怎么写好看:
文质书法图片
文质历史词典解释
村名。在海南省东方市南部。属板桥镇。人口 1520。清嘉庆年间建村,居民由儋县移居。初名那质坡,后改称文质,取意“文雅有礼”。产稻、甘薯、花生、甘蔗。三亚—石碌铁路、225国道经此。1937年始为革命根据地。
词语分解:
- 文质的解释 1.文华与质朴。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孔颖达 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使马圉:“ 马圉 之説诚善,假使出 子贡 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姚华 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 赵 得其质, 楚 得其文。”2
- 文的字典解释 文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质的字典解释 质 (質) zhì 本体,本性:物质
历史地名推荐:下田
村名。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部。属三门坡镇。人口250。因北、西、南三面为下田洋环抱,故名。产稻、橡胶、菠萝、胡椒等。盛产荔枝、龙眼、黄皮、波罗蜜等。有竹器加工等副业。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