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之鲫怎么写好看:
过江之鲫书法图片
过江之鲫历史词典解释
东晋时,中原沦落,北方很多知识分子纷纷南渡,来到江南。后人有诗句云“过江名士多如鲫”。后用“过江之鲫”形容多而且纷乱。虞公《民国趣闻.为鱼行老板解嘲》:“还欣几辈随员,多似过江之鲫。”
见“过江名士多于鲫”。
词语分解:
- 过江的解释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2.指代 东晋 。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
- 鲫的解释 鲫 (鯽) jì 〔鲫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
历史典故推荐:耳濡目击
同“耳濡目染”。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见“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