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籍怎么写好看:
校籍书法图片
校籍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检籍。指检校核实户籍。户籍本为国家区分人口出身贵贱、地位尊卑、赋役课免之依据。南朝时户籍登记多诈伪失实,如假注爵位,改换岁数、身强而称疾,人在而托死等,严重影响赋役之征收,故朝廷要求郡县核实户籍。齐武帝时始设校籍官以掌其事。又限每人每日须检出数巧伪,于是货赂因之而生,有籍注虽正,犹强谓之巧伪,以充程限。百姓怨恨,致有叛乱。检籍虽有一定成效,却终未能彻底。
词语分解:
- 校籍的解释 考订典籍。 南朝 梁 沉约 论谱籍疏:“於是东堂校籍,置郎令史以掌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若水 乘驛赴闕,命以道官,至 蕋珠殿 校籍,视殿修撰。” 明 唐顺之 寄姜白二子诗:“画省熏香行载槖, 石渠 校籍坐然藜。”
- 校的字典解释 校 xiào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
- 籍的字典解释 籍 jí 书,书册:古籍
历史知识推荐:右武候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代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与左武候同掌车驾扈从。昼夜巡察烽候道路,执其营禁。分领诸骠骑府、车骑府府兵。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兵、骑曹参军,法、铠曹行参军等员,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