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山怎么写好看:
松萝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安徽休宁县北十三里,接黄山市徽州区界。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松萝山 “在县东北十三里。高百十六仞,周十五里。山半石壁百仞,松萝交映”。《明史·地理志》 休宁县: “东北有松萝山。”
词语分解:
- 松萝的解释 亦作“ 松罗 ”。1.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於松上” 毛 传:“女萝、兔丝,松萝也。”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2.借指山林。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石佛堂
宋名艾峪,后改石佛堂。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石佛乡。有宋代石刻佛像近百尊。明嘉靖临朐县志:石佛堂集“在县西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