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星图怎么写好看:
敦煌星图历史词典解释
古星图。发现于敦煌经卷中,是世界上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测绘较早的一幅。约绘制于唐中宗年间。图上有一千三百五十颗星,分别用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与古代石申、甘德、巫咸三家的传统星名相对应。星图的画法是从十二月开始,按照每月太阳所在的位置,把黄、赤道附近的星分成十二段,用圆筒投影的方法画出,再把紫微垣画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圆形平面图上。从每月星图下面的说明文字看,太阳每月的位置沿用了《礼记·月令》的说法,而非绘图时的实测。此图现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敦煌星图(部分)
词语分解:
- 敦煌的解释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 甘肃省 敦煌县 。 西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置, 北魏 改为 敦煌镇 ,后复改郡。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改置 西沙州 , 贞观 七年公元633年又改 沙州 , 天宝 元年公元742年仍改 敦煌郡 ,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又改 沙州 。2.县名。在 甘肃省 。 西汉 置。 十六国 前凉 建都于此, 北周 改名 鸣沙县 , 隋 大业 初复名, 唐 末废。
- 星图的解释 标记恒星位置的图夏季的星图与冬季的星图完全不一样
历史知识推荐:免老
战国、秦汉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即免除老年人的徭役。据卫宏汉旧仪,秦制,民有爵者年五十六可免除徭役,“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汉制,民年五十六而免。凡符合规定的老者,本人申报,同伍人证明,并经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