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锣岭怎么写好看:
大锣岭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大锣盖、都山。古名都山。在广东省连州市西北隅,粤、湘交界地带。属南岭山地。因形似大锣,高于群峰得名。山体由花岗岩构成。最高点海拔1322米。为北江支流连江和湘江支流舂陵水分水岭。西南之南风坳,即古都庞岭道,为鸦片战争前广州出入货的两条通道之一。
词语分解:
- 大锣的解释 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用蒙布的木槌击奏。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间吹打乐。京剧所用者形体较小,发音高亢,有“京锣”之称。 欧洲 的大锣由东方传去,1791年 法国 作曲家 戈赛克 始用之于管弦乐中。
- 岭的字典解释 岭 (嶺) lǐng 山,山脉:山岭
历史地名推荐:藻溪镇
1在浙江省临安市中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藻溪,人口3600。以藻溪流经得名。1950年为藻溪乡,1958年属天目公社,1961年析置藻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