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阿其所好历史词典解释
阿( ㄜ ē ):曲从,偏袒。好( ㄏㄠˋ hào ):爱好。 不至于偏袒他所喜欢的人。 意谓不徇私情。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宋.王安石《上人书》:“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明.邓云霄《重刻〈空同先生集〉序》:“予之梓空同先生集也,岂自附汗不至阿其所好,夫亦愿同志者之皈依正党,毋踏野狐外道。”
词语分解:
- 不至的解释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历史典故推荐:回霜收电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重蒙陛下恺悌之宥,回霜收电,使不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