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门山怎么写好看:
火门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五十里。《新唐书·陆羽传》:天宝中“庐火门山”。《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天门山“亦名火门山。相传光武行兵,举火夜度处也。俗忌火故曰天门”。《清一统志·安陆府》:火门山“去天门山里许, 差小, 两两相对。……按天门、火门本二山。《旧志》作为一山,误。今改正”。
在湖北省天门市西北,邻京山县境。据《天门县志》载:“火门山去天门山里许,世传汉光武兵夜度举火,因名。”由石灰岩组成,海拔150米,山下火门口海拔75米。山上多植杉、松树。唐陆羽负书从邹夫子墅,即此。
词语分解:
- 火门的解释 1 ∶枪膛或炮膛上的孔,用以对火药点火如前装式炮膛室顶上的孔或尾装式炮闩的轴线上的孔2 ∶轻武器击发装置上装火帽用的锥形空心突起,通过它把引爆火帽的火传给炸6*药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蓝山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东濒青弋江。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蓝山 “在泾县西南六十里。周三十里。下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李白诗: 蓝岑耸天壁,实兀如鲸额”。②即蓝岭。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新唐书·德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