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鹰台 (臺)历史词典解释
①元建,在今北京市通县南三十五里仓上村。《元史·武宗纪》: 至大元年 (1308) 七月,“筑呼鹰台于漷州泽中,发军千五百人助其役”。即此。
②一名景升台。在今湖北襄樊市东。《水经·沔水注》: “水南有鹰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 《野鹰来曲》。”
词语分解:
- 呼鹰的解释 呼鹰以逐兽,因指行猎。 唐 李白 南都行:“走马 红阳城 ,呼鹰 白河 湾。”新唐书·姚崇传:“帝曰:‘公知猎乎?’﹝ 姚崇 ﹞对曰:‘少所习也。臣年二十,居 广成泽 ,以呼鹰逐兽为乐。’” 明 陈子龙 赠孙克咸诗:“时与少年四五辈,呼鹰走马登高臺。”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黄金浪掷唱呼鹰,饭牛屠狗皆知己。”
历史地名推荐:西向镇
在河南省沁阳市中北部。面积90.5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向镇,人口1.3万。春秋时称向城,后山洪暴发,将城冲割分开,后发展为3个村庄,此村在逍遥石河之西,取名西向城,后简称西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