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怎么写好看:
鸿沟书法图片
鸿沟历史词典解释
运河名。《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作“大沟”。“鸿”与“大”同义。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始凿。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又自泽引渠东流经中牟县、开封县北,折而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联接济、濮、汳(获)、睢、涡、颍、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以鸿沟为干线的水道交通网,对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楚、汉相争,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东为楚,西为汉。今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即出于此。汉称*狼汤渠。唐后或因楚、汉曾对垒于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的东西广武城,遂指两城之间的广武涧为鸿沟,误。

鸿沟水系图
词语分解:
- 鸿沟的解释 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界线分明不可逾越的鸿沟
- 鸿的字典解释 鸿 (鴻) hóng 大雁:鸿雁
- 沟的字典解释 沟 (溝) gōu 流水道:水沟
历史知识推荐:伍举
春秋时楚国人。因食邑于椒,又称椒举。伍参之子,妻王子牟之女。后王子牟获罪出奔,他惧牵连而奔郑,又欲至晋。楚令尹子木惜其才,召他回楚,后又使聘于郑。楚郏敖四年前541,公子围杀楚王郏敖自立,是为楚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