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暮之谣怎么写好看:
来暮之谣历史词典解释
借指百姓对地方官政绩的称颂。唐白居易《张平叔可京兆少尹知府事制》: “前后历 [府]掾、邑宰、郡守,而去思来暮之谣,继闻于人听焉。”参见:○歌五袴
词语分解:
- 来暮的解释 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叔度 , 廉范 字。后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藩维克振,既参来暮之歌;邦国不空,自有康沂之相。” 宋 柳永 永遇乐词:“拥朱旛,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
- 谣的解释 谣 (謡) yáo 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民谣
历史典故推荐:蹇旒去纩
谓明目达聪,体察下情。唐韩愈苦寒诗: “蹇旒去耳行,调和进梅盐。” ●汉书·东方朔传: “故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