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券怎么写好看:
符券历史词典解释
唐驿使住宿驿站之凭证。其种类有四:一曰银牌,阔一寸半,长五寸,面有“敕走马银牌”五字,由门下省发驿遣使用。二曰券,凡乘驿者,在京于门下省给券,在外于留守及诸军给券。三曰传符,发驿遣使,则给传符,以通天下。传符初为龙形铜质物,开元中,务从简便,始以纸券代之。四曰鱼符,发驿遣使用之,其制不详。驿券有往还券、单程券之别,除门下省外,诸州不得给还券。凡马驿券乘马,水驿券乘船,不得两处换供。
词语分解:
- 符券的解释 符信;票券。 宋 岳珂 愧郯录·金银牌:“皇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 明 高启 送刘省郎出佐边郡诗:“符券前军重,衣冠上客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出其通商符券数百张纳公袖中。”
- 符的字典解释 符 f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
- 券的字典解释 券 quàn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
历史知识推荐:邵武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为路。治所、辖境同邵武军,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十八年高日新起义于此。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