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正怎么写好看:
道正书法图片
道正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掌管道教事务之道官。金朝始置于各路,掌领一路之道人。元朝设于各州,为道正司之长官。掌道人词讼,如有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共同处理。明洪武十五年 (1382) 亦置于州,每州一人,为诸州道正司之长官。品秩未入流,无俸禄,颁发度牒掌钤束一州之道人。清沿明制未改,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道人充补,移咨吏部注册。
道官名。宋代始设于诸州,管理地方道教事务。金置于路,地位在道录之下。元代设于州、县,州道正为州道正司的主官;县道正属于县威仪司,其地位在道录之下,道判之上。
词语分解:
- 道正的解释 1.道观的住持,观主。 宋 苏轼 乞桩官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勘会当州 天庆观 道正通教大师 钱自然 ,本 钱氏 直下子孙,欲令 钱自然 永远住持。”2. 清 代州属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道正司的长官。清史稿·职官志三:“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司道会,各一人。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
- 道的字典解释 道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
- 正的字典解释 正 zhèng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
历史官职推荐:归圣军兵马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统领归圣军左右厢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