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潭怎么写好看:
浮石潭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浙江衢州市北衢江中。《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 浮石潭 “在县东北五里信安溪中。有石高丈余,水大至亦不没。潭下有帝王滩,相传明太祖自江右旋师过此,尝驻跸焉,士民荣之,因以为号”。1968年于此建成浮石桥。
词语分解:
- 浮石的解释 1.山名。在 东海 。楚辞·王逸<九思·伤时>:“观 浮石 兮崔嵬,陟 丹山 兮炎野。”原注:“ 东海 有 浮石之山 。”2.山名。在今 江西省 南康县 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 宋 苏轼 留题显圣寺诗:“ 浮石 已乾霜后水, 焦坑 閒试雨前茶。”3.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包彤蛇黄合之,可引长三四尺,丸服之。” 明
- 潭的字典解释 潭 tán 水深之处:深潭
历史地名推荐:吉阳镇
①北宋置,属什邡县。在今四川什邡县西鸭子河西岸民主乡金羊村。②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长江东岸吉阳。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东流县:“有香口镇巡检司,后移于吉阳镇。” 1古镇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