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断事官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元太宗六年(1234)灭金后置,为燕京行尚书省长官,掌管中原政刑财赋。又称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等。世祖中统元年(1260)罢。
词语分解:
- 中州的解释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中原
- 断事官的解释 官职名。 北齐 僧职有断事沙门,掌断处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 元 至正 初设断事官一员,后增至八员,隶枢密院,掌管裁决军府刑政狱讼的事务。 明 初 太祖 置行枢密院,寻改置大都督府,下设有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后废除。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杂任职员、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五。
历史知识推荐:医宗金鉴
丛书名。清乾隆年间敕修,吴谦主编。九十卷。乾隆七年1742刊行。该书是对自内经至清代诸医书进行校订、删补、节录编辑而成。分为十五门,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