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舞怎么写好看:
铎舞书法图片
铎舞历史词典解释
魏、晋、南北朝盛行舞蹈之一。铎,即大铃。舞时振铎鸣金,声和八音,身不虚动,手不徒举。晋时,傅玄曾作《铎舞曲》,歌词有《云门》、《咸池》、《韶舞》、《夏》、《濩》等五首。该舞多用于宴享,舞者人数无定,以振铎为节拍。隋唐时列入清商乐,不铎,改由踏地为拍,以手足相应为节。
词语分解:
- 铎舞的解释 汉 代舞曲名。舞人持铎随曲而舞。 隋 时舞犹存,舞者不执铎。 唐 代铎舞列入清商乐中。三国志·魏志·鲜卑传:“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节奏有似鐸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铎舞歌解题:“唐书·乐志曰:‘鐸舞, 汉 曲也。’古今乐録曰:‘鐸,舞者所持也。木鐸制法度以号令天下,故取以为名……’隋书·乐志曰:‘鐸舞, 傅玄 代 魏 辞云“振鐸鸣金”是也。 梁 三朝乐第十八设鐸舞。’”
- 铎的字典解释 铎 (鐸) du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
- 舞的字典解释 舞 wǔ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
历史知识推荐:窦静
?—635 唐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元休。唐高祖窦皇后族侄。仕隋,为亲卫。入唐,为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置屯田,岁收十万斛,以省馈运。擢检校并州大总管。太宗即位,入为司农卿,鄙视同僚聚敛。复转夏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