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运年例银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由京师银库每年支给边防诸镇边军之饷银。明初边军之饷仰给屯田,后因屯田破坏,又借助于民运。正统后,边事日紧,成化二年(1466)始改由朝廷支给,逐年骤增,自数十万两乃至数百万两不等。
词语分解:
- 京运的解释 指运往京仓的粮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其后军伍销耗,耕者无人,则屯粮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众,则屯粮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粮,又益之以盐粮,又益之以京运,而卫所之制始破坏矣。”
- 例银的解释 依照惯例应该给予的银两。红楼梦第七八回:“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嚈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
历史知识推荐:宓不齐
前521或前502—? 春秋末鲁国一说宋国人,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学生。孔子称他是“君子哉若人”论语·公冶长,为单父今山东单县宰,曾向孔子陈述政绩,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