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下怎么写好看:
铃下书法图片
铃下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1)铃又作囹。汉代官署侍从小吏。三国、晋也作为门吏代称。以在铃阁之下,有警则掣铃以呼,故名。(2)对将帅、太守之敬称。因不敢直指其人,言将由铃下以达,犹言左右。

铃
词语分解:
- 铃下的解释 1.指侍卫、门卒或仆役。 汉 应劭 汉宫仪:“太常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乘,有铃下、侍阁、辟车、骑吏、五百等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王敦 在 武昌 ,铃下仪仗生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布 ( 吕布 )屯 沛城 西南,遣铃下请 灵 ( 纪灵 )等。” 胡三省 注:“铃下,卒也,在铃阁之下,有警至则掣铃以呼之,因以为名。”2.太守的敬称。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称太
- 铃的字典解释 铃 (鈴) líng 用金属做成的响器,形式不一:铃铛
- 下的字典解释 下 xià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
历史知识推荐:龟兹铜钱
唐代龟兹、焉耆等国自铸的货币。贞观初,玄奘西行求法,记载龟兹、焉耆用金钱、银钱、小铜钱。今新疆库车、和田一带有出土,圆边方孔,形制小,受中原货币的影响,颇类晋、南朝宋时代小五铢,约流行于七至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