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山厂怎么写好看:
易州山厂历史词典解释
亦作易州柴炭厂。明代专供内府薪炭之仓场。宣德四年(1429)始置于平山(今属河北),继迁沙峪口。景泰时移满城(今属河北),天顺元年(1457)迁易州(今河北易县)西北,属工部屯田司,有专官管理,每年应办柴炭数量,天顺间为四百三十余万斤,成化三年(1467)增至一千七百四十余万斤。后额外添派,日益增多,弘治时额外添派共达四千二百七十余万斤。
词语分解:
- 易的解释 易 yì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
- 山厂的解释 明 代官府设置的采伐和贮存柴炭的机构。明史·食货志六:“﹝ 永乐 ﹞四年置 易州 山厂,命工部侍郎督之,僉 北直 、 山东 、 山西 民夫转运。”
历史知识推荐:剑南节度使
见“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