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湖南道宣慰司历史词典解释 元代湖广行省所辖。置司于天临路(治今湖南长沙),分管天临、衡州(治今湖南衡阳)、道州(治今湖南道县)、永州(治今湖南零陵)、郴州、全州、宝庆(治今湖南邵阳)、武冈、桂阳等九路,茶陵、常宁、耒阳三州,辖境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和广西省部分地区。 词语分解:- 湖南的解释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 宣慰司的解释 元 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 瞿蜕园 历代职官简释。
历史知识推荐:司馔 ①官名。唐代太子内官,置二人,从六品,掌东宫膳馐进食先尝。总领掌食、掌医、掌园三官。明初为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后改为司膳。②官署名。明初女官尚食局所领四司之一。后改司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