苶然沮丧历史词典解释
偏正 苶然,疲惫的样子。形容人意志消沉,十分颓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贬义。多用于表示人在遭受沉重打击或失败后灰心失望,振作不起来的精神面貌。→委靡不振 心灰意懒
词语分解:
- 苶然的解释 1.疲惫貌。 宋 王安石 答吕吉甫书:“然公以壮烈,方进为于圣世,而苶然衰疾,特待尽于山林,趣舍异事,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 章炳麟 四惑论:“以劳求福者,敦迫为之,犹必苶然疲役。”2.形容衰落不振。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復可望矣。” 陈衍 <剑怀堂诗草>序:“吾 闽 诗人,至 宋 而大昌,至 明 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风气, 清 则苶然
- 沮丧的解释 1 ∶灰心失望岂识向之夸慢,只足以成今之沮丧耶!——宋书·颜延之传2 ∶失色貌观者如山色沮丧。——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历史典故推荐:余香满口
主谓 余香,留下的香味。满嘴都是留下的香味。红楼梦23回:“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出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自觉词藻警人,~,回味无穷。”△褒义。常用于比喻文学作品的语言优美。→余味回甘 回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