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书怎么写好看:
目不识书书法图片
目不识书历史词典解释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亦作“目不知书”。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后赵 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参见“目不识丁”。
主谓 谓没读过书或不识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6:“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多用于描写人的文化程度。 →目不识丁 ↔学富五车。也作“目不知书”。
词语分解:
- 目的解释 目 mù 眼睛:目光
- 书的解释 书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
历史典故推荐:轻诺寡信
凡轻易许诺的人,事后往往不能实践其诺言,很少守信用。老子第五十五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并列 轻率地许诺,却不守信用。语本老子63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吴因易宫闱惊变:“重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