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如渴怎么写好看:
求贤如渴书法图片
求贤如渴历史词典解释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像口渴时求饮那样急于思求有才能的人。后因以“求贤如渴”或“思贤如渴”比喻访求人才的迫切心情。
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若在前世,求贤如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二回:“二位先生可谓求贤若渴了。若是急于要会权先生,或者也不必定须亲往,二位先生竟写一书,小弟也附一札,差一位盛使到山中面致潜斋,邀他来府一晤,他自当忻然命驾。”
词语分解:
- 求贤的解释 寻求贤能的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择士,务於求贤。”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宋史·忠义传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 渴的解释 渴 kě 口干想喝水:口渴
历史典故推荐:箭射聊城
同“一箭下聊城”。清 王摅甲申五月朔孙秀才祭长思二陵诗:“师潜援睢水,箭直射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