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怎么写好看:
太牢书法图片
太牢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大牢。古代祭祀所用之牲。牢本为养牛羊之圈,因祭祀所用之牺牲为牛羊豕,故取其意为祭祀用牲名,有太牢、少(小)牢之分。用牲之法各说不一。《公羊传·桓公八年》:“冬曰丞。”何休注:“礼:天子、诸侯、卿大夫,牛、羊、豕,凡三牲曰大牢。”《仪礼·少牢馈食礼》:“少牢馈食之礼。”郑玄注:“羊豕曰少牢,诸侯之卿大夫祭宗庙之牲。”又《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词语分解:
- 太牢的解释 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庄子·至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太牢,牛羊豕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若养之失和、伐之不解,百痾缘隙而结、荣卫竭而不悟,太牢三牲,曷能济焉。”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亦有专指牛为太牢者。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
- 太的字典解释 太 tài 过于:太长
- 牢的字典解释 牢 láo 养牲畜的圈(ju刵 ):虎牢
历史知识推荐:具狱
司法程序。即审理结案后具文呈报上级机关。始见于汉。汉书·于定国传颜师古注:“具狱者,狱案已成,其文备具也。”后成为历朝司法审理过程中结案上报之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