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后夜遁怎么写好看:
汉后夜遁历史词典解释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之东垣,过柏人,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高祖心动,因不留。”又《张耳陈余列传》:“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旁侧)。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汉高祖刘邦过柏人县,贯高等藏刺客在壁中,欲谋弑。高祖听说县名柏人,忽然心动,感到有受迫于人的危险,故不宿而去。
北齐.刘昼《新论.鄙名》:“水名盗泉,尼父不漱;邑名朝歌,颜渊不舍;里名胜母,曾子还轫;亭名柏人,汉后夜遁。何者?以其名害义也。”
词语分解:
- 汉后的解释 汉 帝。南史·沉怀文传:“昔 汉 后郊祀太一,白日重轮,神光四烛。”
- 遁的解释 遁 dùn 逃避,躲闪:遁去
历史典故推荐:昆阳
参见:昆阳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