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矛誉盾怎么写好看:
鬻矛誉盾书法图片
鬻矛誉盾历史词典解释
谓自相矛盾,不能两立。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
并列 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盾,两难得而俱售也。”△贬义。用于指自相矛盾,不能两立。→自相矛盾
词语分解:
- 鬻的解释 鬻 yù 卖:鬻歌
- 盾的解释 盾 dùn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
历史典故推荐: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懿 司马懿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隋唐演义第十五回:“老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既蒙老爷差遣,秦琼不敢辞劳。” 见“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