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开方术历史词典解释
算学术语。南宋秦九韶在北宋贾宪增乘开方法基础上提出的开方程序,是为《数书九章》的主要数学方法之一。规定实常为负,相当于现今之将常数项移至方程左端,因而可将随乘随加的过程进行到底。方程的系数在有理数域内没有限制,可正可负,可为分数,亦可为小数。求解的方程有的高达十次。建立方程的过程还进行了无理式的有理化。此术把高次方程求正根的方法推向世界高峰,超前其他文化传统几个世纪。
词语分解:
- 正负的解释 正与反。 殷夫 “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我的生命,和许多这时代中的智识者一样,是一个矛盾和交战的过程,啼,笑,悲,乐,兴奋,幻灭……一串正负的情感,划成我生命的曲线。”
- 方术的解释 古时指方士求仙、炼丹的方法;也指医、卜、星、相等技术
历史知识推荐:碓
一种谷物加工机械。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制杠杆,一端装杵头或缚石,脚踏另一端,使杵头起落,舂米面。西汉时期发明。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史游急就篇。桓谭桓子新论:“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复设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