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武散官,从二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
官名。宋代武散官从二品称镇国大将军。见《宋史·职官九·武散官》。
词语分解:
- 镇国的解释 使国家安定。亢仓子·贤道:“贤可以镇国,材亦可以理国。”
-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历史官职推荐:右渠帅
官名,西汉时,辰韩有此官,为藩国将相。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侯准)居韩地,自号韩王……汉时属乐浪郡,四时朝谒。”注:“魏略曰:至王莽地皇时,廉斯鑡为辰韩右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