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贡举怎么写好看:
同知贡举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宋礼部试时,由朝廷在六部侍郎、台谏等长官中选差二至三员(最多达九员),任权同知贡举,协助权知贡举主持本届考试。皆临时差遣,以防事前请托。
词语分解:
- 同知的解释 1.共知。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2.犹参佐。北齐书·高隆之传:“仪同三司 崔孝芬 以结婚姻不果,太府卿 任集 同知营构,颇相乖异, 瀛州 刺史 元晏 请託不遂,前后构成其罪,并诛害之。”3.官名。称副职。 宋 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 元 明 因之。 清 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
- 贡举的解释 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
历史知识推荐:主客司
官署名。隋初置,为尚书省礼部四司之一,设侍郎二人为长官,开皇六年586又置员外郎一人贰之;炀帝时改名司蕃。唐武德三年620复旧,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为长、贰。职掌前朝二王后裔入朝之接待及生活用品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