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论右勃极烈历史词典解释
见“国论左勃极烈”。国初群雄事略 书名。明末清初钱谦益撰。约成书于明天启六年(1626)前后。十四卷。书中辑录有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及元将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人事迹资料,依人分卷,按年代先后排比,后注有资料来源,并附按语,考订讹误。书中保存了俞本《皇明记事录》等已佚的史籍。有清抄本、《适园丛书》本、中华书局校点本。
词语分解:
- 国论的解释 1.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汉书·薛宣传:“臣闻贤材莫大於治人, 宣 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餘,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 宋 王安石 河势诗:“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2.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 宋 岳飞 乞解枢柄第三札:“伏念臣滥厕枢庭,误陪国论,贪荣滋甚,补报蔑然,岂惟旷职之可忧,抑亦妨贤之是惧。”3.全国的舆论。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窃以明德懿亲,在天功而
历史知识推荐:前汉书食货志注
书名。清刘光蕡撰。二卷。刘氏重视食货志在史书中之重要地位,寓论于注。注井田之法,谓周礼井邑邱甸是治野法,比旅族党是治邑法。又云论文之优劣,食货志虽不如史记·平准书,但内容详整,次第分明,且有先王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