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欧阳尚书怎么写好看: 欧阳尚书书法图片
欧阳尚书历史词典解释 汉代今文《尚书》学派之一。因欧阳氏传授,故名。西汉初,千乘人欧阳生学《尚书》于伏生,授兒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代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博士,高孙欧阳地余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地余子欧阳政为王莽讲学大夫。东汉初,欧阳《尚书》传授颇盛,著名的有欧阳生八世孙欧阳歙及桓荣等,光武帝时,荣授学太子,拜为博士。父兄子弟相继为帝师,受业者多至卿相,贵显当世。东汉末,古文《尚书》大行于世,欧阳《尚书》逐渐衰微,后亡于晋永嘉之乱。《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欧阳章句》三十一卷、《欧阳说义》二篇,即是欧阳《尚书》解经之作。 词语分解:- 欧阳的解释 ——复姓
- 尚书的解释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2 ∶明清
历史知识推荐:箕踞 一种不合礼节的坐式。又叫箕坐或踑踞。箕,指两腿分开伸着,上身与腿成直角,形似畚箕,故称这种坐式为“箕踞”。采这种坐式,有表示不尊重或轻视对方的意思。比如,荆轲刺秦王不成,“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