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愬历史词典解释
偏正 肤受,不实之辞。愬,同“诉”。身受诬陷。《论语·颜渊》:“子张问明,子曰:‘侵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汉书·谷永传》:“不听浸润之谮,不食肤受之愬。”△贬义。多用于受诬方面。
词语分解:
- 肤受的解释 1.见“ 肤受之愬 ”。2.比喻浅薄,造诣不深。文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薛综 注:“肤受,谓皮肤之不经於心胸。”
- 愬的解释 愬 sù 同“诉”
历史典故推荐:街谈巷议
借指百姓的议论。汉张衡西京赋: “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藏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参见:○街谈巷说 并列 ①街巷中的传说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清·颐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