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书衙怎么写好看:
删书衙历史词典解释
太平天国所设事务性典官衙之一。太平天国初期禁读四书五经,买者卖者藏者读者均有罪。定都天京后置删书衙,对四书五经逐一加以删改然后刊行。李圭见到过《孟子》一书的改定刊行本,他在《金陵兵事汇略》说:“国改郭……又称历代帝王均为相。有所谓改定四书曰:‘孟子见梁惠相,相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郭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词语分解:
- 删书的解释 孔子 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璿玑钤称: 孔子 得 黄帝 玄孙 帝魁 之书,至 秦穆公 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纬云: 孔子 得 帝魁 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 之 刘歆 、 班固 、 扬雄 , 唐 之 孔颖达 等均尊信 孔子 删书之说,以为尚书源于古代史官,经 孔子
- 衙的字典解释 衙 yá 旧时官署之称:公衙
历史官职推荐:行太仆寺
官署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北平及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处行太仆寺,掌各边卫所、营堡之马政,以听于兵部。山西、北平、陕西,每寺设少卿一人,丞三人; 甘肃、辽东,每寺设少卿、丞各一人。永乐元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