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刺史制怎么写好看:
三刺史制历史词典解释
北魏官制。道武帝天赐三年(406)定制,每州置三刺史,其中宗室一人,非宗室二人,以比古代上中下三大夫之制。官六品。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改制时废。
词语分解:
- 三刺的解释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
- 制的解释 制 (⑦製) zhì 规定:因地制宜
历史知识推荐:孙毓筠
1872—1924 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字少侯。孙家鼐之孙。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奉命回国,策动南京新军起义,事泄被逮下狱。辛亥南京光复后,任革命军江浙联军总部副秘书长。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