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军大夫怎么写好看:
上军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春秋晋置。晋国军制设上、中、下三军,皆置大夫。上军大夫位在上军将、佐之下,侯长之上。佐助将、佐管理军务。《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师救郑”,“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词语分解:
- 上军的解释 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 申生 将下军以伐 霍 。”史记·齐太公世家:“ 晋 使 郤克 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 士燮 将上军, 欒书 将下军,以救 鲁 卫 伐 齐 。”后汉书·何进传:“是时置 西园 八校尉,以小黄门 蹇硕 为上军校尉,虎賁中郎将 袁绍 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 鲍鸿 为下军校尉。
-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6*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历史官职推荐:中涓大夫
官名。金、元内侍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一阶,秩正六品下。元十四阶第六阶,从四品。 官名。金代为正六品下内侍官,元代为从四品内侍散官。见金史·百官一·内侍、元史·百官七·内侍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