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敷怎么写好看:
科敷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科配、科率。指无固定时间、品种和数额的临时性赋税,或泛指摊派杂税。官府低价或无偿配买物品,或高价配卖物品,也属变相科敷。北宋初期,科敷由坊郭户承担,中期以后,逐渐由城市扩大至乡村,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负担。品官占田在一定数额内,一度可免科敷。科敷原则上于上户中摊派,但也有按田亩分摊的情况。
词语分解:
- 科敷的解释 犹科派。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假令僕重行科敷,积金至斗,诸军衣粮、犒设支赐之外,若无功效,一钱岂容妄得哉?”宋史·食货志上二:“言者论 浙西 科歛之害,农末殆不聊生……愿重科敷之罪,严贪墨之刑。”
- 科的字典解释 科 kē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
- 敷的字典解释 敷 f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
历史知识推荐:王锡阐
1628—1682 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字寅旭,又字昭冥,号晓庵。明亡,隐居乡里教书。精天文历算,常卧屋顶观察星象竟夜,自制仪晷测日、月、星。兼通中西之学。与薛凤祚齐名,有“南王北薛”之称。著有晓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