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马寺怎么写好看:
苑马寺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明代在各地掌管设苑养马事宜之专门机构。永乐四年(1406)首置于北直隶、辽东、甘肃和平凉。后陆续在各地增置。每寺辖六监,每监管四苑,共二十四苑。各有其拨定之草场、水泉,地方坐落,四至分明。苑分上、中、下三6*级,各养马万匹、七千、四千不等。每寺设卿一人为长官,少卿一人和寺丞若干佐之。掌管六监二十四苑之马政,而听于兵部。首领官为主簿,属官为牧监、监正、监副、录事等。
词语分解:
- 苑马的解释 1.苑囿和马厩。2.苑囿中的马。汉书·景帝纪:“六月, 匈奴 入 鴈门 ,至 武泉 ,入 上郡 ,取苑马。”汉书·元帝纪:“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知识推荐:曲(麯)税
曲麯 明代税收之一。凡造酒曲者,纳税后方许卖出。造曲酿酒,自用者不征,出卖者,亦须征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