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武伯下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夏官府左武伯司次官,员二人。佐左武伯中大夫与右武伯中大夫掌内外卫禁令,统虎贲、旅贲、射声、骁骑、羽林、游击等六率禁卫军士,皇帝临朝及出行时,负责侍卫。北周沿置。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左武伯司长官,称左武伯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降为次官。正四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下大夫的解释 古代的职官名。 周 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左传·哀公三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历史知识推荐:十九畏
中医术语。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组成部分。几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功效,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称相畏。金、元时期概括有十九种药物相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6*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