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算怎么写好看:
訾算书法图片
訾算历史词典解释
赋税名。訾通资,犹言资财。因按家财多少纳税,故名。《汉书·景帝纪》后元二年(前142)诏:“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訾万钱,算百二十七也。”又引应劭曰:“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訾算税率应为每万钱纳税一百二十七钱。景帝以前已有此制,可能承自秦代。
词语分解:
- 訾算的解释 指 汉 代为官时应具备的资财数。訾,通“ 貲 ”。汉书·景帝纪:“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廉士算不必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 王先谦 补注:“ 何焯 曰: 董仲舒 所谓选郎吏以富訾,指此訾算也。 司马相如 以訾算为郎。”
- 訾的字典解释 訾 zī 钱财:訾算
- 算的字典解释 算 suàn 核计,计数:算草
历史知识推荐:龙英州
宋为龙英峒,元置龙英州。治今天等县西南龙茗。辖境相当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1912年并入养利县。1916年改置龙茗县,1951年与镇向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为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