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鸾钗怎么写好看:
龙鸾钗历史词典解释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入宫后最宠爱。外国有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能胜,况乎龙鸾之重。’”
三国时,外国向魏帝进献火珠龙鸾钗。魏文帝说若使美人薛灵芸(帝为其改名为薛夜来)佩饰,恐不胜其重。后因用为咏钗,或借以咏史怀古。
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雷塘水干禾忝满,宝钗耕出馀龙鸾。”
词语分解:
- 龙鸾的解释 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迹遍 湘 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 鹿门 上冢回,牀下拜龙鸞。”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 钗的字典解释 钗 (釵) chāi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钗
历史典故推荐:剑一吷
同“剑头一吷”。清 张尚瑗谒韩文公祠诗:“半世味公道,无能剑一吷。”